宅家课堂 国学经典:《战国策》

中华民族

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

一个重要奥秘就是: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古老灿烂的中华文明,

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而国学典籍,

正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能永远给予中华儿女精神滋养。

本期『贝贝国学 宅家课堂』

带领大家走进国学经典《战国策》,

感悟传统典籍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人生智慧!

【《战国策》知多少】


初识《战国策》


扫描下方二维码,

跟着贝贝走进《战国策》~


《战国策》文学特色

《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当时士人的精神风采,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战国策》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文学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的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写作特色。


生动的人物刻画

例如苏秦的故事,生动的刻画了一个长于论辩、追逐名利的策士,逼真描绘了一群势力庸俗的小人。

苏秦游说秦国失败后像乞丐一样回到家中,而“妻不下织,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后来,他发奋图强,六国封相,路过家门时,“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嫂蛇行匍匐。”前后两个场面的鲜明对照,充分揭露一切以功名利禄为依归的炎凉世态,暴露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

善于讽喻来说明道理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以邹忌借其妻、妾、朋友出于不同目的,赞美其“美于徐公”,说明“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劝戒齐王不应偏任宫妇近臣的话,而应广开言路,鼓励人民进谏。

独特的语言风格

书中不乏雄辩的论说,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等,构成独特的语言风格。

巧用寓言故事

另外,书中的许多寓言故事经典而富有深意,流传至今,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等。


在战国这样一个动荡剧变的时代,往来于各国之间的纵横家是时代宠儿,他们多以谋臣策士的身份登堂入室,指点山河,旁征博引,巧思妙喻,汪洋恣肆,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一个时代诸侯国的盛衰和历史的走向。而《战国策》这部国别史著作充分展现了古代先贤语言和计谋方面达到的高精境界,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洋溢着令今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这些人生智慧,被人们加以提炼和总结,形成了国人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代代流传。

【《战国策》中的成语】

门庭若市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释义:庭,庭院。市,集市。门前和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形容来往进出的人很多。


百发百中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释义:形容射箭、开枪、放炮等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估计情况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


肝肠寸断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释义:好像肝脏和肠子被寸寸斩断一样。形容悲痛万分。


旷日持久

出处:《战国策·赵策四》:“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释义:旷日,经历很多时日。指时日延续很久。


挥汗成雨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释义:人们抹下的汗水像雨点一样。形容人极多。


安步当车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释义:不慌不忙地步行,就当乘车一样。


南辕北辙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持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释义:辕,车前驾牲口的两根直木。辙,车轮滚压出痕迹。本要向南走,而车子却往北开。比喻所采取的行动和要达到的目的正好相反。


同甘共苦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释义:甘,甜。比喻同享幸福,共度患难。


三人成虎

出处:《战国策·秦策三》:“闻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无翼而飞。”

释义:三个人谎传市上有虎,听者就会误以为真有虎了。比喻流言惑众,容易误假为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君若弗图,则臣力不足。”

释义:以前的经验教训牢记不忘,可以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以上成语释义出自《汉语成语大词典》


【阅读推荐】

1.《战国策》


简介:《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此书选取其中470余篇,集注释、译文为一体,便于读者理解,值得广大读者慢慢赏读。

2.《中文经典100句——战国策》



简介:本书共收录了100句经典名句,分为五大策:安身立命之策、处事应对之策、领导统筹之策、经营管理之策、待人接物之策。虽然作者特别强调,本书重点在名句而不在策,不过,由于作者对于抉选的“策术”,除了原文照登之外,另有简明的白话注释和译文,两相对照,读者很容易就看出昔日那些“炒短线”的策士们,到底出了哪些救命或祸国的计策。对于读者而言,更容易理解和吸收。

3.《图说战国策100名言》